全球首创交联聚异丁烯人工晶状体成果在西安发布
10月14日,全球首创“交联聚异丁烯人工晶状体”创新医疗器械成果,在西安高新区正式发布。这款“革命性”创新产品,由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,是全球眼科行业30多年来首个新材料人工晶状体,标志着我国在高端人工晶状体领域实现从“跟随”到“引领”的跨越。
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副书记兰壮丽,陕西省药监局副局长宋健,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辉,陕西省工信厅大数据总工程师梁肖峰,西安市人民医院院长石胜彬,西安眼得乐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、美国工程院院士Leonard・Pinchuk,西安眼得乐董事长、CEO郭光旭及公司高管,陕西省、西安市,西安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,中、省、市新闻媒体等一同出席了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。
发布会由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主持。
郭光旭在宣读新闻发布词中,回顾了团队历经12年潜心研发,勇闯无人禁区,克服重重困难,最终完成创新产品注册上市的艰辛历程。他指出,交联聚异丁烯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、稳定性和机械性能,支持研究人员开发出超大光学面,并能通过微切口植入的人工晶状体,植入后无钙化,无闪辉,少炎症反应,可实现术后更平滑的恢复过程和更高的视觉质量。新材料人工晶状体的出现,将为广大白内障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新的选择。郭光旭表示,下一步眼得乐将加快新型人工晶状体的全球注册和商业化进程,不断发掘原材料平台的开发潜力,为产业链下游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支持,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。
西安眼得乐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、美国工程院院士Leonard・Pinchuk在致辞中指出,传统材料人工晶状体长期植入后易出现后囊膜浑浊,晶体闪辉及眩光,交联聚异丁烯人工晶状体能够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,可实现更持久的光学清晰度和视觉舒适度。他高度评价了眼得乐团队的专业精神和科研能力,强调交联聚异丁烯人工晶状体的上市,成为全球眼科行业的里程碑式成果。
陕西省药监局副局长宋健希望企业以此次上市为新起点,严守质量生命线,健全上市后监测与风险管控机制。要坚持自主创新,以交联聚异丁烯为核心平台,加速拓展屈光、青光眼、骨科、心内科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。他表示,省药监局将强化政策服务,优化审评审批流程,支持企业依托创新载体,加强与高校、临床科研机构合作,持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,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。
陕西省工信厅大数据总工程师梁肖峰指出,眼得乐的发展历程,是陕西医药和医疗装备产业链“自主创新、勇攀高峰”的生动缩影。省工信厅将继续加大对生物医用材料、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的支持力度,培育更多“从0到1”的技术突破,支持像眼得乐这样的企业延伸产业链,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,打造特色产业集群,强化服务保障,让陕西成为医药企业创新的“沃土”和产业发展的“高地”。
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辉指出,全球首创交联聚异丁烯人工晶状体的上市,不仅是眼得乐公司十年磨一剑的创新成果,也是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培育的璀璨硕果。他表示,西安高新区将以此次产品上市为契机,实施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、完善多元化科技金融支持体系、搭建高能级产业协同平台,助力更多像眼得乐这样的创新企业实现从“种子”到“参天大树”的跨越式成长。